近日,笔者在与友人交流“成本管控体系变革创新”的话题,作为非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士,不敢妄加评议。但转念一想,成本管控体系,从技术与专业的角度,各类书籍和资料已是汗牛充栋、数不胜数,较为成熟。但该体系的变革创新,却不是单一体系和环节的问题,或许应该从更高角度、更多维度、更广视觉来看待和切入,或可考虑如下做法。
对于建筑业而言,粗放式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,在两个循环的新发展阶段,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企业转变发展方式、注重发展质量、提升发展效率、放慢发展速度,注重外部经济。同时,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新发展理念,也要求建筑企业不断提升业务技术含量,创新施工组织管理模式;均衡关注发展与安全、数量与质量、效率与效益等各方面的关系;坚决杜绝污染环境、违规排放等,恪守环保红线;要放开胸怀,突破体制和机制的限制,坚持五湖四海为我所用、古今中外兼收并蓄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;要勇担社会责任,营造共创、共担、共生、共享的良好格局。
一句话,经营企业,即要会算经济账,更要能算长远账、社会账和政治账。
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外部的环境,时代的进步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仅从社会治理的角度,国家已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随之而来的行业、区域、协会等各类型的信用体系建设,已覆盖企业从招投标、司法诉讼、项目履约、合同执行、财税管理、工商年报、劳资纠纷、统计数据和信访维稳等各个方面,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处失控则处处受限,更要付出几倍、甚至几十倍的代价,可谓损失惨重。为此,成本管控体系的变革要着眼于系统管理,从企业整体的业务发展、职能管理、财税策划等角度入手,防微杜渐,防患于未然。
一招鲜,已难以吃遍天,立足主业、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势在必行。
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,一些先进的社会组织,通过采用“责权利等边三角形”、“分权、放权、授权、赋能”提升了组织效率;参照“日落法则”(每增加一个节点就对应减掉两个)设置流程,提升了运行效率;对组织架构进行“扁平化”、“去中心化”、“去行政化”改造,压缩了管理链条等,不同程度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成效。建筑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,有针对性的借鉴和调整,让企业的架构动起来、活起来,在提升整体组织运营成效的同时,降低综合运营成本。
眼向外,刀向内,自我革新,是企业永恒的话题。
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化分工协作。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综合成本管控,既取决于自身,更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。顾客、供应商、分包商、劳务方等的信誉、实力与履约能力,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本与生存。正如恒大的暴雷,直接导致上下游众多企业受到巨大的打击和影响,部分建筑企业已经被迫破产,不禁令人唏嘘。
鉴于此,严选优质合作伙伴,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、发展的大成本。
一项管理工作,要想开展的好,责权利对等是必不可少的。否则,有权无责、有责无利、有利无责和有权无利等任一种情况,都会让经营与管理大打折扣,事倍功半。为此,在项目成本管控体系变革创新的环节,要注重画好责权利的等边三角形,按能力分工、按责任分权、按贡献分利,恪守诚信,尊重规则,及时兑现,让分蛋糕的人后拿蛋糕,不断完善契约精神和法治原则,推动组织良性运转。
正所谓,好的制度,能让坏人办好事,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。
数据时代的到来,正倒逼建筑行业提升整体的数字化水平。无论是各类政府监管平台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全覆盖、“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”,还是企业数字化转型,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。为此,建筑企业要牢固树立“业务+互联网+大数据”的观念,通过联合、购买等多种方式,逐步将企业的业务、流程、客户网络化;通过提升数据智能程度,推动业、财、税、金、人的内部数据一体化,并与宏观、区域、市场的多维数据时时联动,不断提升企业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,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。
应看到,数据时代,日新月异,先行者方得先机。
近期,笔者在与一位德高望重的浙江市政民企董事长交流时,他语重心长的提到:在当前的环境下,企业经营尤其要注重“谨慎原则”,否则容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。当下,在宏观形势充满不确定性,建筑行业已进入以存量竞争、高质量、高端竞争为主的时代,贪大求全、大跃进式的增长已难以为继,传统的经营模式、组织方式、生产方式、市场和客户,都需要审慎地重新进行全面梳理,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,研判客户与项目的信誉与质量,尤其要关注现金流的安全,聚焦优质客户和项目,宁缺毋滥,将“放鸡蛋的篮子”扎牢。
可预见,没有牢固的篮子,再多的“鸡蛋”都避免不了被打碎的结局。
市场化经济与产权制度,是人类数千年经济生活发展出来的精髓。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,尊重经济运行的规律,尊重产权和所有制,建立和恪守契约精神,保护好企业家与奋斗精神,激活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凝聚无数双无形的手,在高质量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自由发挥,才会创造新的奇迹。为此,建筑企业要努力打开组织边界,建立与外部市场对接的信息收集、竞争、价格、核算、供需、保障、联动和分享机制,充分调动全员的创业精神、发挥实干作风,全力投身经济建设工作,只有算好各个经营体的小成本,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大收益,并最终推进形成百舸争流、千帆竞渡、万马奔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常言道,大道无形,经济与市场亦如此。
企业间的竞争,在排除垄断等不公平因素外,归根结底,是对各类生产要素配置能力的竞争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“健全劳动、资本、土地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、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”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新的形势下,要充分调动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要客观认识各种生产要素的构成,要充分挖掘行业和业务领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价值,客观评价各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,建立与贡献挂钩的回报机制,实现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自由流动,推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。
唯如此,方能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综上,通过多维视角下看成本管控体系的变革与创新,如能带来一丝启发与思考,足矣。
审核丨蔡敏、杨亚庆
排版编辑丨郑思琪
本文作者吕晓光,来自外部投稿。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攀成德立场。
OFFICIAL ACCOUNTS
公众号
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
ONLINE MESSAGE
反馈信息
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晋ICP备2022004318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太原 SEO